捷诚节能环保-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行业动态 > 指尖上的万物互联催生新经济

指尖上的万物互联催生新经济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20-11-05 1300 0 0

  在华为车联网HiCar的演示区域,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看完这些功能演示,人们似乎不难理解,为何汽车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革命的突破口”。

  据透露,未来5到10年,“打造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智能生活体验”将是华为的核心发展思路。这意味着,以华为Mate40系列和华为HI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品,正加速华为多产业协同战略的全面落地。

  距离立冬不到一周,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已经让北京街头的行人加快了脚步。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阻挡人们排队购买华为Mate40系列的热情。有趣的是,除了持币购买的消费者和数码产品发烧友,关注这款旗舰手机的还有不少出行行业从业者。

  谜底并不难猜。10月30日,就在华为Mate40发布的同一天,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也首次亮相。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早已不再满足于汽车的那些传统功能,所以现在的车企都宣称,要打造一种围绕汽车产品的生活方式。”90后工程师程广通过直播看完了整场发布会。

  尽管还不到30岁,程广却已在自动驾驶研发领域摸爬滚打了6个年头。在他看来,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ICT技术已经成为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并成为驱动社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因此,对于广大的汽车、出行行业从业者乃至所有消费者来说,“如何打造一款精品智能网联汽车,如何让汽车、手机屏幕互联互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智能、愉悦的出行体验”,成了一道必答题。

  “帮助车企造好车”背后: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竞争打响发令枪

  “HI带来了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我们相信它一定会帮助车企开发出好的智能电动汽车,实现品牌向上,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该方案继承了华为30年的技术积累,并将其与汽车行业深度融合。

  事实上,“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和“跨越式发展”等关键词并非第一次出现在华为新闻发布会的PPT上。2020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参观者络绎不绝的华为展台被视为整个展会的一大亮点。

  “现在,汽车越来越像一个被‘黑科技’包裹下的大玩具,尤其在汽车智能化趋势被进一步放大之后,不少前沿技术被人们热衷和讨论。”有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此次车展主展区“唯三”的供应商——华为、博世、地平线的展台人气大涨。

  其中,华为展台几乎无时无刻都挤满了人群,吸引了不少车企、媒体、观众的关注,“这种被重视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汽车厂商。”

  “我们的使命是帮助车企造好车。”首次参加北京车展的华为就成功“出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却再度强调“不会造车”。

  “不会造车”的华为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发布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Harmony(鸿蒙)车机OS软件平台、Harmony车域生态平台以及智能硬件平台三大平台。据悉,这些成果有望在2022年初搭载在量产汽车产品中。

  此次发布会期间,华为推出了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它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智能化部件。

  此外,HI还提供了算力和操作系统,其中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有了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的支持,汽车就可实现软件定义,持续的开发新功能,不断提升和优化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做到常用常新。”王军透露说,HI承载着华为“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的美好愿景。

  全球智能手机的发展史表明,操作系统平台往往是“赢者通吃”的市场。有数据显示,安卓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5.27%,苹果iOS系统的市场份额约为22.74%,而其他操作系统占比则不到1%。

  事实上,围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等技术高地,汽车领域抢夺的发令枪早已打响。

  从2010年起,美国交通运输部连续发布《自动驾驶的规划》以及《智能交通战略》,并加快了出租车、物流配送等示范应用和商业化的步伐。欧盟则通过战略规划、技术路线图研究、支持创新研究项目等方式,促使欧盟各国达成共识,并展开跨行业协同。

  日本将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项目进行深度融合,提出私家车今年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实现L3级自动驾驶,2025年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韩国政府则宣布,2027年在全国道路上实现高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此外,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并制定国家项目,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得益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优势和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被视为汽车智能化革命的重要市场和重要策源地。

  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今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今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工信部拟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以这三个重要文件为标志,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由发展的初级阶段转向中高级发展阶段。也就是由着重解决三电技术、提高安全性和破解续航短、充电难、买车贵、不安全等电动汽车自身的问题,转向以更多的精力关注与相关行业和高技术的协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发三个文件,这一问题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已建成16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北京、上海、广州、长春、重庆、合肥等众多城市也颁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道路的相关细则以及测试牌照。

  年轻消费者拒绝乏味:智能网联赋予人车生活更多可能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互联网市场,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各大ICT与车企“联合攻关”的主要市场。

  不久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67%,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约5个百分点。

  “被视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消费者已经无法忍受‘断网’。因此,汽车将具备更多与外界互联、互动的功能,从而使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变为集娱乐、社交等为一体的平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一旦L3自动驾驶技术足够成熟,用户能在道路拥堵时解放双眼、双手,这种前所未有的驾车体验一定会让大批消费者成为拥趸。

  在华为车联网HiCar的演示区域,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在车内远程操控家中的智能家居”“在驾车出发前,用手机提前开启车内空调”“车机互联后,像智能管家一样提醒用户下一个日程安排”……看完这些功能演示,人们似乎不难理解,为何汽车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革命的突破口”。

  “从各种大型车展和电子消费品展中不难看出,智能汽车正在加速向消费电子品靠拢。这意味着,一个旧有的体系逐渐被打破。”程广坦言,很多人习惯了“一部智能手机订票、网购、走天下”的体验,希望车内的体验一样便捷、智能,因此智能化因素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时的主导因素。

  有分析指出,国内年轻消费者对不同用车场景的需求将催生新的产品功能,而这无疑又会让汽车硬件被智能化操作系统重新赋能。有预测称,到今年年底,智能网联汽车新车型渗透率将达到51.6%,市场规模可突破1000亿元。到2025年则有望达到1700万辆。

  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开着如同几十年前一样乏味、没有智能化功能的新车,也没有企业愿意在这条新赛道上落后于人。

  去年6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组建全新汽车软件开发部门,该部门将在2025年吸纳超过5000名数字化专家,全面负责车载软件业务。2018年8月,大众集团投资了40亿美元开发车载操作系统。

  去年5月,通用汽车为其车辆推出全新电子平台,旨在处理随着汽车变得更智能而变得越来越必要的大量数据负载。按照计划,这种新的“数字神经系统”将在未来4年内为所有通用汽车提供智能手机式的软件无线升级。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更是早在2018年9月宣布与谷歌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彻底放弃了原有的传统操作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涉及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跨地区的协同。例如,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需要与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表示,道路交通规则、产品管理模式、应用管理模式也都需要联动调整。

  他认为,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重塑了汽车产业的技术体系架构,这就需要形成跨产业的共识。

  “智能汽车是ICT行业与汽车行业融合的产物,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加速,基于ICT的硬件和软件将在未来汽车行业中发挥更大价值,这就是华为进入智能汽车领域的根本原因。”王军介绍说,华为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致力于汽车互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的技术创新,延伸华为“端、管、云”的ICT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后,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业务边界——聚焦ICT技术,提供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帮助车企造好车”。

  其实,纵观近两年国内各种大大小小的新车发布会后不难发现,来自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等各大科技公司的“新玩家”们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读懂中国经济韧性:多产业协同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在10月30日的发布会现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分享了一张由华为Mate40系列拍摄的照片——那是一棵生长在戈壁沙漠上的胡杨。他说,10年前,华为全球手机用户仅有100万人;10年后的今天,华为连接消费终端设备10亿台,其中有7亿是华为智能手机。

  据透露,未来5到10年,“打造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智能生活体验”将是华为的核心发展思路。这意味着,以华为Mate40系列和华为HI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品,正加速华为多产业协同战略的全面落地。

  正如这棵胡杨树所隐喻的那样,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汽车企业、科技公司各尽所能地投入抗疫一线,随后又通过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障国民经济稳步复苏;另一方面,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发挥了发挥了关键作用,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韧性。

  有分析指出,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在多个重要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6600万,3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同时,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均已明确表示,车路协同将纳入5G“新基建”七大工程之一。

  “拥有大带宽、低时延特性的5G可以成为车联网业务的优良承载。例如,大带宽除了提供OTA在线升级、车载高清视频、车载AR等所需的大管道之外,还可以提供高精地图的实时下载,提供优良的驾乘体验。”华为工程师表示,5G高可靠、低时延的特性则可以保证及时传递与安全、效率相关的功能场景,例如远程驾驶等。

  作为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致力于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意味着要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组织。在王军看来,这将催生更多研发项目和市场机遇。

  “与单车智能相比,智能汽车与智慧道路等智能化基础设施的结合,能让自动驾驶更加安全、效率更高。因此,对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企业来说,新基建的想象空间很大。”程广认为,要实现智能汽车、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必须将智能网联汽车上升到体系概念、社会概念和战略概念。

  他说:“这是一个需要各方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对于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还是正在转型中的汽车企业,抓住这次机遇,活下去、强起来就是硬道理。”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标签: 万物互联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