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人才筑基,千秋伟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组织部门作为党管人才的重要部门,要深刻领悟把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用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为加快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答好“为何聚才”,全视角认识人才强国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执政兴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民族复兴规律的深刻把握和主动遵循。
从国际外部环境来看,人才是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经济转型态势日益明显,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谁拥有了人才“智高点”,谁就抢占了发展“制高点”,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建设世界一流强国便如空中楼阁。我国要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跃升,必须依靠人才支持引领。
从国家战略部署来看,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活水。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靠高素质人才自立自强。中国是一辆行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复兴号”列车,人才是列车的“动力引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需要在各个行业领域涌现更多优秀人才,取得更多原创性、变革性、引领性的成果,推动列车全速奔跑、行稳致远。
从衡阳目标定位来看,人才是建设区域中心的必要支撑。人才厚度决定城市发展高度,人才活力决定城市未来潜力。衡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强创新、强开放、强集聚,加快区域中心化进程。区域中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和辐射区域发展的大任,要努力成为国家人才战略布局中的战略支点、人才集聚的重要平台,区域中心与区域人才中心相互嵌套、相互耦合、相互成就。
答好“聚什么才”,全方位打造人才雁阵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我们要坚持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整体开发,打造群雁齐飞的人才雁阵格局。
注重高低搭配。雁行千里靠头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关键要集聚一批院士大师、战略科学家等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一个顶尖人才撬动一个行业、引领一方发展的杠杆作用。同时,也要结合实际需求,储备规模庞大的操作型、实用型人才,不断做大专业技能人才的基本盘,为打造“中部匠都”提供“硬核支撑”。
注重青黄相接。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家站在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重视青年人才。数据表明,当今世界70%以上的重大科技创新都是由35岁以下青年人才完成的,顶尖人才年轻化已成为新趋势。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城市都应该把青年人才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特别是要把具有明显创新能力和上升空间的青年人才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
注重内外兼顾。不拒众流,方成江海。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拓宽视野,五湖四海集聚人才,既要稳住本土人才,又要积极做大我国在国际上的人才“顺差”。要抢抓当前国外部分地区局势动荡、疫情反复的阶段性机遇,加大衡阳“强开放”的步伐,积极对接和引导海外留学生以及华侨华人精英回衡创新创业。对于外国专家人才,无论国籍、肤色、民族,只要能为我所用,就以诚相待,主动接纳。
答好“往哪聚才”,全领域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人才似水,流动具有自发性和盲从性。我们要对接党和人民重大需求,有序引导人才向重要平台载体、重点行业领域集聚,推动人才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聚焦科技创新主舞台。着力充盈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人才“蓄水池”,引导人才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发起冲锋,鼓励更多青年人才潜心耕耘在基础研究的关键领域,擦亮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金字招牌。
聚焦产业建设主战场。同步制定产业规划与人才规划,同步绘制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以及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相协调,让人才跟着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
聚焦乡村振兴主旋律。人才区域性失衡,主要体现在城市和乡村在人才基数、结构、效能上的巨大差距。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要统筹城乡人才资源,畅通人才下沉渠道,深入推行干部人才“长回路”机制,大力实施“万雁入乡”行动,鼓励和引导更多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聚焦民生福祉主阵地。高质量发展不仅限于经济方面,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要聚焦衡阳区域教育、医疗、应急中心建设,在事关民生福祉的重点领域组建具有专业素养、有职业道德、有服务意识的人才队伍,用聪明才智保障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答好“如何聚才”,全链条引育用留优秀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差异化、精准化的人才工作路径,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磁场”。
塑造比较优势引才。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推出“UP”模式、市校企合作博士行动、专家荐才、柔性引才等精准有效的引才模式。强化统筹联动,整合资源,构建党委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引才格局,以“众星捧月”之力,造“万雁入衡”之势。
强化自主培养育才。搭建分层分类培育体系,以人才雁阵行动计划9大人才培育项目为抓手,跟踪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深度挖掘教育资源,构建高校院所、产业企业多方协同育人格局。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人才植入红色基因,培育心怀“国之大者”的“国之栋梁”。
深化体制改革用才。体制顺则人才蔚、事业兴。要坚决破四唯、立新标,建立“分层分类、能上能下”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坚持用当其时、用当其愿、用当其岗,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优化服务水平留才。推动人才服务供给侧升级,在“硬件”与“软件”上同等发力,运用好人才发展集团等市场化服务力量,搭建线上服务平台,“一站式”解决人才“关键小事”;在“物质”与“精神”上同等激励,健全优秀专家评选等荣誉表彰制度,用一座城市的礼遇推崇致敬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20-02-15 11256
2018-01-03 10521
2021-03-18 7647
2021-08-04 6728
2018-06-01 6684
2019-06-22 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