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诚节能环保-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行业动态 > 释放“博士后”人才“光”和“热”

释放“博士后”人才“光”和“热”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23-10-25 410 0 0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做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工作。博士后群体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发挥着重要科研创新生力军作用。激发博士后人才澎湃动能,必须进一步搭台子、架梯子、开方子、结对子、卸担子,充分释放博士后群体“光”和“热”。


  勤于搭台子。建好“大舞台”,健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等基础师资配备,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探索组建若干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博士后群体实验台,超常规构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均衡互嵌、连环犄角的科研大平台,拓展我国制衡西方“脱钩断链”战略回旋空间,助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搭好“大擂台”,完善博士后学术切磋交流平台,针对重大科研问题、技术难题、前瞻性课题等,开展区域性、螺旋式、模块化论坛论辩和打擂比武,激励赛龙夺锦、骊海探珠。


  乐于架梯子。博士后阶段是青年人才开启独立科研生涯的重要积淀期和加油站。成长期要及时架梯子,坚持“广撒网”“多栽苗”“厚培土”,制定复合型、战略型、创新型博士后培育规划,建立重大项目人才后备库,健全博士后群体创新创业孵化激励机制,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注重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的长期潜在价值,促进博士后群体健康成长。注重培养博士后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能力,支持博士后人才独立参与重大基础前沿问题研究,增强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勇闯科技“无人区”勇气,促其由科研活动参与者向科技创新组织领导者转变。


  专于开方子。构建以学术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等为导向,以同行、用户、社会等为主体的博士后评价体系,注重成果的原创性、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完善进出站管理评价机制,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类型博士后实施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强化入站时学术水平和研究潜力评估、进站后研究进展和实绩价值评价、出站时科研成果综合评定,确保全过程评价精准到位。持续完善科研“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细化健全定榜、张榜、揭榜、评榜、奖榜等全流程公开透明机制,不断推动赛规、赛程、赛资、赛道等赛事的公平公正,真正让揭榜者挂帅出征、赛马者公平竞技。


  巧于结对子。强化优势互补、借脑引智、组团联动,鼓励把科研阵地从高校、科研院所等延伸到工厂企业一线,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从博士后“点”上接触到“面”上合作,通过导师引领、项目分解、接力进站、连续攻关等方式,破解博士后在站时间较短与科研项目研发周期较长的矛盾。丰富新型举国体制,探索博士后群体与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院士等战略科学家、顶尖科学家建立联合团队,超视距打造以博士后为主攻手的高端智库“航母”集群,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颠覆性技术研发。


  善于卸担子。完善博士后招录体系,优化下放博士后招聘、录用等自主权,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博士后培养新模式,拓展博士后制度灵活性。科技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失败风险较大,失败免责、容错纠错是创新的必要保障。要持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探索失败免责认定后的补偿机制以及决策和研发人员的责任免除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完善“科研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博士后科技创业知识产权、法律政策等服务保障机制,消除创新失败带来的“后顾之忧”,让博士后人才轻装上阵、潜心研究。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标签: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